1
第一阶段:
对照原帖,一笔不漏的临写。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熟练的掌握基本笔法和间架结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背临范本中的字。
2
第二阶段:
一面持之以恒的临写原帖,一面以学到的用笔相结构方法,练习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诗文。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全文或部分背临原帖,并能做到形神兼备,能在习作中显示所临碑帖的特点。
3
第三阶段:
一面不断地进行创作练习,一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新的碑帖,广泛涉猎历代楷书和行书资料,并研究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创作较为成熟的硬笔书法作品,并初步形成个人风格。坚持这个阶段的练习并实现这个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在整个临帖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始终不可缺少。
一是对所学碑帖要经常地、反复的观察、分析、揣摩;
二是不断广泛地阅读、欣赏文学艺术各门类的优秀作品,广泛接触社会,深入生活。
提高审美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蜜多时,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学硬笔为何要临古帖
1、书法审美由传统书法建立,硬笔书法不能背离。
传统书法建立起了千年共识的书法审美标准,形成美丽的“定势”,硬笔书法审美标准当然是要跟随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书法。硬笔的笔法与毛笔相比较,除明显的起笔时用的藏锋、逆锋的变化以外,其它的如提、按、转、折、轻、重、疾、涩、驻、过等笔法一应俱全,所以硬笔完全具备临碑帖的条件。
2、传统书法字帖养分多。
书法法度是传统古帖书法建立的,硬笔字都是从毛笔字里面吸取养分的。
临习传统的碑与帖,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古代墨迹载体的纸张(或帛)与现在硬笔书写载体大抵相一致的,故而用硬笔临古帖比较直接便当。
而硬笔临古碑则要求书写者必须很好的掌握硬笔书写的轻重技巧和细微程度,并在临写的过程,充分的感受到碑的硬朗与质朴的美感,这样就能写出好的作品。
3、重视“读帖”的重要性。
读碑要分两个层面,一是读用笔、读结构、读风格;二是读碑文、帖文。 用硬笔临古帖最主要的是学习结构,在于模拟毛笔运笔轨迹,字体间架结构等,提按也可以通过硬笔的弹力去解决。
4、书写习惯的培养。
你既然热爱书法,有一天你还得学毛笔字,你要回归,你就不能积累太多硬笔的书写习惯,尤其是不能学习个人风格很浓厚的字。积累了太多“恶习”的话,原本纯净的书法灵性就几乎被扼杀了。
硬笔临帖选帖
1、楷书入门。
首选《灵飞经》、或赵孟頫《道德经》、文徵明《草堂十志》等小楷,这些小楷容易上手,且古意十足,结构精良,笔法营养丰富,应是首选,大家可以试试。
图/临《灵飞经》
2、楷书升级。
硬笔入门后,颜真卿《多宝塔》和柳公权《玄秘塔》也可以考虑,然后再考虑高难度的比如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等,这些对于硬笔而言,已经不再是满足基本的使用了。
3、行书方面。
推荐临写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或唐寅的《落花诗册》等也不错。
主要注意对行笔及结构的练习,至于折笔、顿笔留意即可,不必刻意学之。
图/临《圣教序》
4、学习硬笔隶书,宜从法度严谨的汉隶入手,临习时可依个人喜好,选择一种深入学习其笔法结构,如《曹全碑》,其线条精致,是难得学习硬笔隶书的精品。
图/临《曹全碑》
综上所述,皆笔者在学书实践中所见所感,挂一漏万难免,乞在硬笔书界掀起一个碑、帖学的风尚,使其受益于同好和启发无数的硬笔书法后来者。
硬笔工具的选择
就实用性而言,现在硬笔用笔宽泛,用钢笔反而少,水性笔签字笔较多,其实都可以拿来学习。但因为水性笔笔尖是圆珠,如果用水性笔,不妨试试笔尖较粗的如0.7或1.0的水性笔试试,能产生粗细变化,效果不错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