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水库太“迷你”,这个村何时能解渴?

2017-10-17  09:13:52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许灵敏 文/图

水库看上去水满满的,但容量不多,水库深度也只二三米。

地势偏高,人口众多,全村近3000人口长期饮水困难。昨天,路桥桐屿街道民主村村民致电本报民情365,希望相关部门,能彻底帮助村里解决困扰多年的饮水问题。

饮水问题是民生头等大事,记者了解到,街道和村里也正在想方设法解决,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如何破解饮水难,依然困难重重。

困境

A

“迷你”水库,大村饮水难满足

“我们全靠天喝水。”

“人多粥少,杯水车薪。”

“不知道能何时真正解决。”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民主村,向村民问起饮水情况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说上几句,言辞间无不充满着期待。

党员老蔡对记者说,摆在民主村村民眼前的饮水问题,首先是饮水源问题。过去村里大部分村民依靠山水饮用,用水管直接从山坑的水潭里接过来,许多相邻的村民三三两两连在一起,抱团取水。

2010年,村里为村民能统一取水,花费了近百万元,在村北2公里外的山上造了一个小水库,前些年,在水利部门的支持下,又投入了200万元对水库进行了加固。但是,因为水库容量太少,根本无法满足全村人的饮水需要。

“如果半个月不下雨,水库的水就不够了。”老蔡说,因为没有水喝,前段时间村民就不得不到隔壁村的山上取水,有时,早上在村口能看到取水的长龙。“好在现在大家都用电瓶车了,如果像过去靠人肩挑,村民不骂娘才怪。”

随后,热心的村民将记者带到水库边。水库像一只酒杯似的,看去很小,站在水库坝上,一眼就能看到水库的顶端。

好在这几天连续下雨,眼下这水库还有水,用来测量深度的浮标也漂浮着。村民童杰说,看上去水满满的,但容量不多,水库深度也只二三米。

“如果连续放晴,山上的枯枝和树叶就漂到水库里,水就容易发臭,有时就无法饮用了。”老蔡还说,因为水库太微型了,根本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为此,之前好多村民都不太支持造水库。

记者也注意到,虽然水库周边环境优美,到处一片葱绿,但是山体不高,山上的植被也不茂密,比起我市一些山区,水源也相当有限。

B

地势高低不一,自来水进不了村

民主村离104国道不远,周围几个村庄早就喝上“大水缸”长潭水库的水。那么,将近3000人口的民主村,却为何不能接入大管,也饮用自来水呢?

记者调查中得知,让村民和村干部们都认同的尴尬,就是村里地势偏高,高低不一,无法统一规划安装自来水。

“主要问题是,即使自来水进村,因为有些村民家里地势过高,水压根本不够,这样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后遗症也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介绍,村里地势落差近50米,如果自来水进村,容易产生这家有水喝,那家就断水的情况。

近年来,桐屿街道为解决民主村的饮水问题也作出了许多努力。数年前,在自来水公司的支持下,他们专门在村口设置取水点,即村民可以拿着容器到这里取水饮用,所有的费用都由街道承担。但是,几年下来,又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个别村民常私底下直接将水引到自己家,偷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他村民的正常取水。

村里在前阶段村里污水管道改造时,村口的取水点也就关闭了。

“可以采用三三制方法,即自来水公司、村里和村民三者之间各承担三分之一。”

“要想彻底解决饮水,还是得靠自来水。”

“水压不够,可以用水泵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村民还是希望能将自来水引进村,从根本上解决饮水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对策

破解饮水难,还需两条腿走路

那么,民主村的饮水难问题,真的就无法破解吗?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村党支部书记童为林,他承认了这个问题存在着诸多的客观困难,也着重介绍了街道和村两委的努力。

“眼下这条件还需要两条腿走路。”童为林说,一方面,要解决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还是靠水库。为此,在国庆节后,专门组织力量,花了3天3夜将水库的垃圾及库底淤泥进行了集中清理。“尽最大可能,增加水库的积水量,同时保证水质。”童为林还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水库除了供应民主村饮用外,还有隔壁一个村庄也从这里接管,目前该村已经正常用上自来水,现在可以将其原有的管道截断。

另一方面,村里在街道协调下,经自来水公司统一规划,计划在村里增设几个临时取水点,在管理上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在水库断水时能确保村民正常取水。“要想彻底解决,除非村里整体开发,考虑自来水全面接管。”童为林最后说。

责任编辑:泮非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