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被带回日本后,慢慢就演变成了现在大家熟悉的榻榻米,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睡法,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和推崇。
说起来比较有意思,后来中国开始普遍用床了,可日本人却把这睡地上的习惯保留了下来,一代一代传下来。
传到最后就成了他们文化里头挺有标志性的一部分了,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睡觉的方式,更像是生活里自带的一种文化符号,已经深深地印进日常生活。
也是他们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里的重要一环,说了老传统,那这习惯在实际生活里到底有什么好处?
02
既省空间又舒服
大伙儿都知道,日本国土面积不算大,城市里人又多,所以居住空间普遍比较紧张,要是屋里还得摆张大床,那得多占地方?
而如果睡地板,上面铺层被子,白天把被子叠起来收好,这块地方立马就空出来了,可以当客厅,可以当书房,一个房间能顶好几个用。
这种一房多用的方式,对于那些租房或者住小户型的人来说,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好办法。
而且睡地上还有人觉得对身体好,有些说法是觉得睡在硬度没那么高的床垫上,对脊椎和关节可能不太友好,时间长了容易腰酸背痛。
而睡在榻榻米这样相对硬朗的表面上,能给身体不错的支撑,有助于脊柱保持自然状态,还能让肌肉保持紧绷一点,避免脂肪堆积。
对缓解腰痛也有帮助,虽然这不是唯一的健康睡眠方式,但对一些人来说确实更舒服。
更不要说榻榻米用的那些天然材料,通常都是特殊的草和稻草,这些东西确实有好处,有些自带净化和湿度调节功能。
它们能吸收空气里一些不太好的气体,比如我们装修或者家具里可能有的甲醛,还有氮氧化物之类的物质,让屋里的空气清新一些。
天气潮湿的时候,它们能把湿气吸过来,等干燥了又慢慢放出去,像个会呼吸的地板,让屋里的湿度保持在一个相对舒服的状态,也不容易滋生霉菌。
而且这些天然材料本身就能减少过敏原,让整个睡眠环境更健康,用天然材料对环境也好。
不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日本所处的地理环境。
03
地震频发地里的应对策略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地震特别多的国家,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保护自己的安全十分重要。
地震刚开始摇的时候,如果睡在硬邦邦的地板上,能比睡在软乎乎,高高在上的床上更早,更清晰地感觉到地面的震动。
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晃动,也能更快把人弄醒,这样一来就有更多宝贵的时间来反应,来逃生,可能也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虽然日本人最早开始睡地上不全是因为地震,历史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在这种地震频繁的环境下,睡地上也成了一个优势。
甚至有些时候,地震后的临时住处条件有限,大家为了方便或者其他原因也可能继续打地铺,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又强化了这种习惯。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历史习惯都是会变化的,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对这个生活方式是什么态度?
04
新时代里的习惯变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强,随着跟外界交流越来越多,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年轻人对床铺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很多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睡在那种带有床架,高高稳稳的床上,觉得那样更舒适,更方便,也更符合他们从媒体或者国际品牌那里看到的现代生活方式。
除了舒服不舒服,现在年轻一代也更注重睡眠质量,像一些研究就发现,卧室里的环境,比如光线,是不是跟别人同住一屋,都可能影响睡眠。
所以他们可能会更主动地去选择或者布置一个更适合自己,能让自己睡得更好的环境。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说睡床的年轻人多了,但这不代表睡地上的老习惯就消失了,那些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很多还是习惯睡榻榻米,甚至专门会在新房子里设计榻榻米。
住在小户型里头的人为了省空间,打地铺的也不少,还有一些人,可能就是喜欢那种简约,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或者觉得睡地上对身体好。
所以现在的日本,与其说床铺完全取代了榻榻米,不如说这两种不同的睡眠方式都在同时存在着。
甚至有些现代的设计还会把榻榻米的功能和床结合起来,搞出一些新的花样,满足大家不同的睡眠需求,让卧室这个空间功能升级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房子的利用率,即便身处一个空间,不同人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结语:
日本人爱睡地上这件事,是历史留下的老传统,也是在有限空间里悟出的生活智慧,没有对错之分。
有时候还包含了考虑到健康和环保的小心思,到了现在,虽然受外来文化影响,年轻人的选择多样了,但这个老习惯也得到了保留,依旧是日本很有特色的文化之一。
信源
天眼新闻2020—01—21「童眼看世界」2020日本研学——游玩篇(温泉)
人民网 2012—12—12 日本人为何睡在榻榻米上
信源
天眼新闻2020—01—21「童眼看世界」2020日本研学——游玩篇(温泉)
人民网 2012—12—12 日本人为何睡在榻榻米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